專欄作者 極思數位商略有限公司 總監 洪瑞駿
一、前言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中小企業的營運備受打擊,加上時代變遷快速,消費者行為訴求皆日異月殊,讓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如何以設計的思維提升產業價值,創造企業亮點,成了刻不容緩的議題。
在疫情間,我們設計團隊不斷接獲品牌轉型需求的個案,原因是在疫情影響中,企業紛紛意識到環境迅速變遷與消費者需求改變,造成舊時代之產品力行銷手法,已無法跟進市場變化及吸引新興世代消費者注目。確實地,至今國內多數業者觀念仍停留行銷1.0的產品力時代,導致多數業者即使產品條件優渥,卻難以吸引消費者,或老品牌無法順應世代變遷,逐漸遭市場遺忘。因此「品牌轉型」即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重點,更是疫情間業者蓄勢待發的好時機。
本文將藉由萬全馨品牌轉型案作案例說明,並提出品牌轉型工程中,消費者心態與設計流程之對應關係。
二、何謂消費者心態
進入正題前,應先了解「消費者心態」。當大家仍使用按鍵式手機時,賈伯斯已思考未來消費者需求絕非停留於實質按鍵功能,而是需要更人性化、直覺式操作功能,因而誕生以人性介面為企業宗旨的Apple品牌。品牌的命名方式更是呼應「直覺」,以最簡單、眾人皆知,以及電話簿上首頁即能查詢到的單字,作為品牌的名稱。以上皆是賈伯斯透過「消費者心態」所提出的品牌策略!
賈伯斯曾提過:「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時,他們會發現這就是我要的東西。」因此,這些成功企業除了過人的市場觀察力外,亦藉由「以人為本」之設計思考策略,開啟市場趨勢與競品調研,以替消費者思考其使用需求,再創造商機。
三、透過同理心與市場分析來鎖定品牌轉型的契機
筆者於2020年疫情爆發當下執行大甲萬全馨品牌轉型案。超越一甲子歷史的萬全馨位於大甲鎮瀾宮斜對面,除是大甲人心中的老滋味外,更是大甲進香團必買伴手禮品店。近年,也因大甲媽祖文化節擴大宣傳舉行,開始吸引大量外國客與年輕背包客前往參拜。
但如前言所提問題,萬全馨具備產品優勢、豐厚的歷史故事,但仍使用舊有產品行銷與傳統媒體推廣,恐無法吸引年輕觀光客注目,喪失文化節所帶來效益,更逐漸讓萬全馨沒落於伴手禮市場。
建議企業從同理心為出發點,來改善上述問題。觀光客將期待於古色古香的大甲街道上找到具備大甲歷史、在地推薦之豐厚伴手禮品。此外,年輕觀光客更重於購物場域之氛圍與打卡景點。因此,建議萬全馨於疫情間整頓場域,並進行品牌改造計畫,以利迎接疫後觀光潮。
四、掌握品牌策略與市場定位
鎖定品牌轉型契機與目標後,筆者透過設計思考與同理心來擬出品牌策略與市場定位。以下筆者將設計思考分為五大步驟並對應相關分析工具,及萬全馨個案分析結論:
編號 | 品牌策略與市場定位步驟 | 對應分析工具 | 萬全馨個案分析結論 |
---|---|---|---|
1 | 確認自身品牌優劣勢 | SWOT分析 | ● 優勢:悠久歷史故事與不變的世代精神 ● 劣勢:製作成本過高,產品價值難以傳達給消費者 ● 核心理念:不添加化學物質,堅持使用新鮮溫體豬肉並手工製作肉脯 |
2 | 分析競爭對手與 | STP市場分析 | ●目標客群:來大甲觀光以及欲購買伴手禮之25~35歲觀光客 ●產品定位:中高價伴手禮定位 ●品牌定位:將萬全馨的用心與故事傳遞給每一位收禮者 |
3 | 找出自身品牌的獨特性 | SWOT交叉分析 | 面臨同業競爭激烈,加上消費者力求全面性服務,應運用萬全馨地域優勢, |
4 | 確認消費者心態 | 人物誌 | 針對目標族群進行訪談後,分為以下面向: ● 場域:觀光地鮮少休憩處,可於店面內打造舒適的短暫休憩空間, ● 產品:遊玩後想攜帶一份回憶給親朋好友 |
5 | 提出品牌定位宣言 | 設計觀點 | ●宣言:跨越一甲子的肉脯老滋味 ●場域:提供友善服務空間讓消費者賓至如歸 ●產品:一份屬於萬全馨肉脯故事的禮盒 |
前三個步驟屬於企業自身的觀察,而第四個步驟則是訪談您的目標群眾。在訪談過程中可透過錄影、錄音記錄該消費者行動,並依消費者的表情、語氣試圖找出消費者痛點與期望。若消費者心態與先前步驟相互牴觸時,應往返修正前步驟所提出的目標策略,最終才以一句話訂定品牌宣言,即是企業的價值核心!
五、將分析後的結論作為核心並實際執行
企業必須維持相同的價值核心,並開始激盪設計靈感。美國知名設計公司「IDEO」總裁Tim Brown指出靈感到設計構思到執行之間,是不停來回發散、收斂,最終才會收斂至真正要執行的具體計畫。
以下是萬全馨具體執行過程:
六、結語
品牌轉型挑戰除面臨市場競爭者增加、經濟景氣不如既往等,還須面對原先創業思維與新市場觀念的不同,甚至是疫情快速的衝擊。回顧萬全馨一案,三代與四代業者想法截然不同,但筆者認為新舊交融的世代,更需要傾聽消費者心聲,並透過消費者訪談紀錄協助品牌策略背書!而企業所需執行的工程是在於發掘他們的需求,得出痛點,並以此為基礎,找到設計機會以創造商機。
更多本欄作者的資訊,請點選 顧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