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衝刺生成式 AI,三議題聚焦

發布日期:2024-07-28

(經濟日報 /2024年7月28日/記者張真瑜、楊淳安)

生成式AI技術迅速發展,2024年2月,OpenAI在官網上發布48段1分鐘長的生成影像,展示最新的文字轉影片模型Sora,這個模型不僅可以將文字轉換為影片,還可以編輯圖片和影像,甚至延展影像時間軸。

新創公司Cognition在今年3月推出虛擬工程師Devin,除了能提供程式編寫建議,還能獨自完成整個軟體或網站開發。這些進展顯示,生成式AI技術正逐漸向具有人類智慧行為的「通用AI」發展,預計將引發新一波生成式AI熱潮並促進多元應用。

為鼓勵我國產業投入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數位孿生等前瞻技術,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持續推出多項AI相關計畫,如爭取免費提供AI超級電腦「Taipei-1」的部分算力給產官學研與新創進行研發使用,並持續推動「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大A+計畫)」等,支持中小企業與新創導入AI應用,帶動積極帶動台灣成為全球AI產業生態系的重要夥伴。

在全球生成式AI浪潮下,各行各業都希望引入技術來提高生產力。不論是先進的IT公司、通訊及媒體企業還是傳統產業,許多企業已開始嘗試將生成式AI應用在各種流程中,以期開發出更高效、符合業務需求的系統。

不過,雖然生成式AI受到廣泛關注,但也引發不少擔憂,包括資料隱私、透明度、幻覺(誤導性資訊)、假訊息、過度信任等風險,因此,國際上也出現「主權AI」的概念,希望透過國家政策發展符合當地社會習慣和文化的大語言模型,進一步推動國家和企業發展。以生成式AI的企業應用而言,仍需留意三大議題,包括「垂直應用資料隱私保護」、「改善大型語言模型幻覺」及「模型客製化方案評估」。

首先,有關「垂直應用資料隱私保護」,生成式AI的基礎包括資料、演算法和運算力,其中資料是決定生成式AI推論的重要關鍵,可以透過在訓練過程中使用隱私強化技術來保護企業的機密資料。例如,以真實資料為基礎再運用深度學習架構,產生與真實資料相似的「合成資料」;或者在資料中加入雜訊,降低真實資料的機敏部分;也可以共享模型,讓多機構間共同訓練AI模型的「聯合學習」來避免企業機敏資料外洩。

 

全文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162/8123139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