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近期經貿與稅收情勢(114年4月24日) - 專題:賦稅指標中的高齡族群概況

發布日期:2025-04-25

一、國際經濟情勢

1.IMF及Oxford Economics最新展望,今(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8%、2.3%,均較1月預測數下修0.5個百分點。

2.考量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WTO預測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陷入停滯,小減0.2%,遠不及前次預測值(+3.0%)。

二、國內經貿情勢

1.受惠於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擴散,以及客戶提前拉貨效應,114年第1季我國出口1,296億美元,再締新猷;進口隨AI供應鏈之國際協作及半導體業投資加溫,年增16.2%。第1季電子零組件業生產年增20.4%,同步推升製造業及工業生產指數俱創歷年同季次高,各增12.8%、11.9%。

2.消費方面,受惠春節連假買氣熱絡,超市持續拓點,惟進口車交車減少,布疋服飾銷售趨緩,第1季零售業營業額年增0.9%;餐飲業因新品牌展店挹注,加以旅運人次增長,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年增3.7%。年後轉職潮持續,3月失業率上揚為3.35%,第1季失業率平均3.33%,創近25年同期低點。

3.賦稅方面,因美國關稅政策未明,衝擊國內股市成交量;以及車市、房市之高基期減損相關稅收動能,惟薪資及盈餘分配所得扣繳稅款上升,正負互抵後,第1季實徵淨額5,540億元,微減0.6%。稅目中以證交稅減少52億元最多,其次為營業稅及貨物稅各減43、33億元,綜所稅增128億元。

三、賦稅指標中的高齡族群概況

1.伴隨醫療進步及嬰兒潮世代步入老年,我國高齡人口占比預估於今年超過20%,僅7年即由高齡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與南韓相當,超越多數國家。高齡者中13%仍有工作,3/4擁有儲蓄或財產,亦有部分經營營利事業;將近1/5企業負責人年逾65歲,對112年營所稅貢獻5成2,資本額逾千萬元之企業負責人為高齡者更占1/3,約半數分布在批發業、投資公司、不動產開發及租售、零售業。

2.有申報綜所稅者占整體高齡人口的5成7,因多已退離職場,故被動性所得收入居多,以股利所得占5成最多,9年來提升18個百分點,顯示參與股市的活躍度上升,平均每人股利28萬元,其中男性為女性的2倍。受部分高端人士影響,前1/10高齡者之所得囊括整體高齡者7成4,折算平均每人所得238萬元。

3.反映人口結構老化,財產稅納稅人屬高齡者逐年增加,113年房地稅各約占3成,牌照稅占1成5,而贈與稅高達5成。在高齡女性經濟條件提高下,房、地稅及牌照稅開徵數之男女差距均降至歷年最低。高齡者透過生前贈與,進行財務資產傳承之情形相對一般民眾普遍,113年平均每人贈與總額341萬元(有稅案件為1,604萬元),較整體平均高出27%。

四、結語

1.美國關稅政策與貿易對手國的反制措施,持續推升國際貿易緊張局勢,主要預測機構相繼調降今年全球經濟展望。雖然總體前景暫無衰退之疑慮,惟經貿活動運行與供應鏈秩序明顯備受干擾,恐進一步引發物價上漲、金融市場震盪等風險,衝擊消費與投資信心,而後續國際貿易體系之變化,將是牽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變數,須審慎以對。

2.隨半導體、資通產品拉貨強勁,第1季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延續擴張態勢;而勞動市場穩健,實質薪資成長,零售及餐飲營業額併創同期佳績。近期國際貿易對峙衍生的不確定性急速升高,恐增添下半年我國出口阻力,並對內需與就業情勢造成壓力;所幸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依然熱絡,國內相關供應鏈深具競爭優勢,可望對外銷動能發揮支撐作用。

3.受美國關稅政策不明、央行信用管制政策持續與高基期影響,114年第1季證交稅、營業稅、貨物稅及不動產相關稅收皆呈年減態勢,惟綜所稅薪資及盈餘分配扣繳稅款成長,抵銷部分減幅,全國稅收微減0.6%。展望未來,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年增3成7,惟股利發放年減1成3,綜所稅因應物價調整課稅級距門檻,對整體所得稅影響仍待觀察,預期隨7月主要稅目入帳後,全年稅收情勢始轉明朗。

完整內容請參見新聞稿本文

財政部統計處發言人:蔡處長美娜
聯絡電話:(02)2322-8339


發布單位:財政部
發布日期:2025-04-2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