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迅速復原由丹娜絲風災導致的嚴重農業災損,農業部於昨(8)日深夜及今(9)日上午持續依據各地現場勘查結果,陸續公告災損嚴重的產業、區域及作物品項,以啟動救助機制。農業部表示,以往天然災害救助的損害情形是由地方政府提報到中央,為了儘快協助農民復耕復建,本次該部採用主動公告,以節省相關行政流程。
為確保災區農漁民權益,繼7月7日、7月8日召開兩次專家會議,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早再度主持專家會議,並指示要讓農漁民有更多時間申報天災救助,以及放寬低利貸款條件,包括免息半年、提高貸款額度、延長寬緩期等。陳部長並要求所屬,針對本次嚴重損害的溫網室、漁船筏舷外機、增氧機等設施設備提供專案重建補助,以協助農漁民儘早復耕復養,維護生計。
農業部表示,截至7月9日11時止,丹娜絲颱風造成全國農業損失已達新臺幣15億9,862萬元。為加速協助受災農(漁)民復耕復養,農業部已公告第二波災損品項與地區,啟動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措施,包括:
農業部強調,主動公告天然災害救助品項,是經過專家會議進行綜合性評估後所做的決議,考量標準包含各地受損程度、天氣參數、產物特性、產物產量等因素。農業部已於7月7日、7月8日及今日分別召開專家會議,由第一線同仁勘災後,進行綜合性討論,並作出公告品項之決議,絕無部分人士所稱政治性考量。
發布單位:農業部
發布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