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歐盟CBAM將上路 近四成中小企業還沒有淨零規劃

發布日期:2022-11-17

歐盟明(2023)年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位居產業鏈上的台灣中小企業可能受影響。今周刊昨(16日)公布中小企業減碳調查結果,發現約有八成五企業聽過CBAM,其中有超過兩成五企業認為對公司「影響很大」。

調查也顯示,已有近五成五中小企業有淨零規劃,而「關注資訊」、「改善能源管理、效率」是企業最常採納的做法。中小企業在淨零過程中,面臨的兩大主要困境則為「產業資源或輔導不足」及「企業內部無相關專業人才」。

CBAM明年起試行 國內小廠已收到「減碳令」要求配合淨零

歐盟預計在明年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並在2027年正式上路。未來廠商必須購買碳權,或者繳交足夠碳費,才能將製造的產品進口歐盟,將對台灣的中小企業造成不小影響。今周刊近期與全國中小企業總會、中華開發金控合作,調查台灣中小企業減碳相關議題,共發出超過萬份問卷,最後收集到276份有效樣本,昨(16日)召開記者會發布結果。

根據調查,約有85.3%企業聽過CBAM,其中有26.66%認為對公司「影響很大」。制度即將試行,其實現在就已能見到影響,根據今周刊報導,台灣的小線材廠新呈公司,自今年6月起就不斷接到國外客戶的「減碳令」,被要求配合淨零。

逾五成中小企業有淨零規劃 業者認缺乏資源、輔導、人才

台灣企業的淨零規劃如何?調查顯示,有四成的企業尚無淨零規劃,另外的54.6%已有淨零規劃的企業,主要規劃原因是「政府或產業法規規定」、「上下游供應鏈或客戶要求」,其中有逾四成的企業因「自主意識」而實施轉型。不過,淨零對於中小企業仍充滿挑戰,調查顯示業者面臨的兩大主要挑戰包括「產業資源或輔導不足」及「企業無相關專業人才」。

針對淨零,企業又有哪些相關作為?根據調查,有近四成企業表示還沒有淨零相關作為。而最多企業採納的作為是「關注資訊」,其次是「改善能源管理、能源效率」。許多大企業因應淨零,會設立減碳相關部門、雇用相關人才、或聘請減碳顧問,但有採納這些做法的中小企業,都不到15%。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5475)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