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場聯合國氣候談判將在中東和北非地區(MENA)舉行,COP27大會將於今年11月在埃及舉行,而2023年COP28大會的舉辦地則定在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氣候變化問題近年剛剛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成為社會關注的主流問題,而一直以來政治安全、石油天然氣經濟以及宗教緊張局勢等問題才是當地新聞關注的重點。
過去幾年中東和北非國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熱浪、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這讓人們再也無法忽視當前嚴峻的局勢。氣候預測顯示,此類現象將不斷加劇。環境變化將越來越多的與政治和經濟態勢交織在一起,給這一地區的人民、貿易夥伴以及投資者帶來影響。正如新一屆COP大會的輪值主席國埃及強調氣候調適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考慮中東和北非地區需要什麼樣的氣候調適措施,以及如何通過國際合作幫助這一地區降低多重風險。
中東和北非地區地理環境複雜多樣:既有摩洛哥阿特拉斯山(Atlas Mountains)時而被積雪覆蓋的松林,又有阿曼南部佐法爾(Dhofar)季風滋養下鬱鬱蔥蔥的植被。但總體來看,中東和北非地區是世界主要地區中水資源最為匱乏的。過去50年中,原油收入和外國援助讓這裡經歷了快速的人口增長、城市擴張,以及糧食進口量增加。這一地區的國家擁有極高的財富,但卻缺乏政治問責,使他們往往忽視了環境的脆弱性。無法永續的水資源使用、修築水電大壩,以及無節制的城市擴張雖然帶來了一些繁榮,卻削弱了長期的韌性。
如今,嚴重的資源枯竭加上氣候變化正在讓風險進一步加深。或許令人吃驚的是,洪水已經成為中東和北非地區最為頻繁的環境災害之一。無論是葉門的沙那(Sana'a)、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Jeddah)還是伊朗的希拉茲(Shiraz),日益頻繁的強降水給準備不足的市鎮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這樣的事件只會越來越多。
隨著全球變暖,地勢低窪、人口稠密的非洲北部沿海地區和波斯灣地區尤其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由於這些地區的地理條件以及易發暴潮的特點,即便是海平面的小幅升高也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埃及城市亞歷山大(Alexandria)面臨的風險尤為嚴重,因為這座人口眾多的城市正在下沉。
中東和北非國家的各自為政讓農業深受其害。低廉的燃料價格和不受監管的地下水開採,使在灌溉和土地使用上採取不永續做法的農業公司主導著農業發展。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算,這一地區農業用地面積中大約有45%受到鹽鹼化、土地肥力喪失和土壤退化的影響。
過去10年,伊拉克和敘利亞因乾旱導致的生計損失讓數10萬農村家庭被迫遷入城市,不僅增加了市政服務的壓力,更讓一些小農戶成為極端組織潛在的招募對象。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