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日本立場轉變 G7首次宣示淘汰燃煤、終止海外化石燃料融資

發布日期:2022-06-06

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部長們上(5)月27日達成協議,首次宣示將逐步淘汰燃煤,​​並表示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緊縮不應影響因應氣候變遷的工作。雖然環境倡議者對於他們未能訂出淘汰燃煤的具體時程感到失望,但這次承諾也標誌著日本立場的重大轉變。

「我們也進一步承諾實現2035年電業顯著脫碳的目標,⋯⋯,並採取具體和及時的行動,實現最終淘汰國內未減排燃煤發電的目標,」G7聲明指出。

據聞因美、日反對 最終聲明刪2030目標

此次在德國柏林舉行、為期三天的G7氣候、能源與環境部長會議,在結束時發表的聲明,比先前的草案要弱——原本的草案納入了2030年終止未減排燃煤發電的具體目標。

知情人士稱,日本和美國都表示他們無法支持這個時程。

但此次仍是G7首次承諾淘汰燃煤發電。煤炭是造成最多二氧化碳排放的化石燃料,如果全世界要避免最嚴重的氣候變遷危害,煤炭的使用量就要大幅下降。

環境運動人士稱許,此次承諾是氣候保護的勝利。

俄烏戰爭下登場 G7承諾終止化石燃料融資

「G7承諾終止對化石燃料的公共融資,並將其轉變為乾淨能源,是個巨大的勝利,」壓力團體石油改革國際(Oil Change International)成員凡德堡(Laurie van der Burg)說,並呼籲G7立即兌現承諾,抽掉每年330億美元(約新台幣9670億元)的化石燃料融資。

此次G7會議在俄烏戰爭導致能源成本飆升、燃料供應吃緊的背景之下舉行。這場軍事衝突引發部分國家爭相向俄羅斯以外的國家購買更多化石燃料並燃燒煤炭,以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記者會上表示:「過去幾週和幾個月以來,俄羅斯化石燃料的替代方案一直是政治辯論和政府行動的主軸。」

「但我們必須明白,如果只專注於眼前,我們這一代人將面臨更多限制全球暖化的政治挑戰⋯⋯時間真的不多了。」

承諾2035電業大幅脫碳、2030道路運輸高度脫碳

G7還同意2035年電業大幅脫碳,並在今年年底之前停止為海外「未減排」化石燃料計畫提供公共融資,僅少數情況例外。「未減排(unabated)」是指未使用碳捕捉和封存技術來減少排放的發電廠。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4226)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