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在國家公園落實減塑 美國1.9億公頃國有地 2032年起禁用一次性塑膠

發布日期:2022-06-21

美國內政部日前(8日)於世界海洋日宣布一項命令(Secretary’s Order 3407),要求於國家公園等國有土地逐步減少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採購、販售與利用,並在2032年前於國有地落實淘汰一次性塑膠產品。這項新的禁塑政策最終將涵蓋約1.9億公頃的國有地。

這項命令也指出,未來將以可堆肥、生物可分解、100%可回收等材質,作為對環境友善的替代選項,取代由塑膠製成、用完即丟的食物容器、瓶罐、吸管、餐具與袋子等。

禁塑新政將涵蓋1.9億公頃國有地 每年減少8萬公噸垃圾

「內政部有義務要領頭減少塑膠垃圾對於生態系統與氣候的影響。內政部作為國家公園、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國有地的管理者,有責任保護與管理野生動植物的棲地,立場的特殊性使我們(政府)應該為地球做更多。」美國內政部長哈蘭德(Deb Haaland)表示,這項命令將確保內政部落實淘汰一次性塑膠產品等各項永續計畫,以保護國有地週遭的自然環境與社區。

這項新的禁塑政策最終將涵蓋約1.9億公頃的國有地,並且預期每年能減少約8萬公噸由內政部轄下土地產生的垃圾量。

事實上,在美國的63座國家公園當中,就曾有約20幾座於2011年起禁止販賣寶特瓶裝水,而研究發現這替國家公園減少約200萬個廢棄寶特瓶。然而,這樣的禁塑政策卻一度在前總統川普執政期間(2017年)遭到撤銷。

美國塑膠回收率低於10% 環團與民意都支持新政

環保團體對拜登政府新上路的減塑政策表達肯定,許多倡議者與民主黨議員多年來的呼籲也終於得到回應。

「國家公園的定義就是受到保護的區域,這些區域擁有美國人民喜愛的自然美景與歷史,然而我們長久以來卻沒有防止塑膠垃圾污染國家公園。」國際海洋保育組織Oceana的減塑主任萊維特(Christy Leavitt)表示。

萊維特指出,哈蘭德的這項命令將抑制不必要的拋棄式塑膠從國家公園,進一步流入其他公有地、污染更多地方。市場調查研究公司易普索(Ipsos)於2021年11月進行的的全美民調顯示,超過80%的美國公民支持國家公園管理局於園區內停售一次性塑膠的決策。

由美國內政部管理的國有地,於2020年度約產生8萬公噸的一般固體廢棄物,其中多數為塑膠垃圾。哈蘭德表示,自從中國等國停止接收來自美國的垃圾後,美國的回收率持續下降,而塑膠垃圾的回收率更是低於10%,因此新的限塑命令尤其重要。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4371)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