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開始前,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就曾聲稱,本屆COP的「四字箴言」是「碳、錢、車、樹」(Carbon, Cash, Car, Tree),期望在減排、氣候融資、汽車產業轉型與杜絕濫伐四個領域取得進展。
今天是COP26大會的「運輸日」,各國在陸運、空運與海運等三大部門,皆有新的承諾產生。
運輸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5。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先前曾指出,2035年之前應停止銷售化石燃料動力車,以免全球升溫突破危險閾值。
COP26大會今天宣布,33國政府與11家汽車製造大廠已簽署「加速轉型100%零排放汽貨車聲明」(Declaration on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100% Zero Emission Cars and Vans),承諾將在2040年或更早,停售化石燃料動力車。
儘管英國政府稱讚此舉具「全球指標意義」,但美國、中國與日本等全球前三大車市,以及豐田汽車(Toyota)、福斯汽車(Volkswagen)與雷諾日產汽車聯盟(Nissan-Renault alliance)等全球前幾大車廠,皆未簽署這次聲明。
豐田汽車表示,「雖然沒有簽署聲明,但我們應對氣候變遷的決心和此聲明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們會持續努力朝碳中和目標前進。」同樣沒有簽署聲明的BMW告訴《金融時報》,他們的考量是「以目前全球基礎設施的狀況而言,能否支持全面轉型零排放汽車的不確定性還很高。」
NGO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執行長克拉克森(Helen Clarkson)向那些沒有簽署聲明的國家與企業表示,「氣候不會等你慢吞吞地加入零排放汽車行列。現在是時候開離慢車道了,以免到時候錯過出口。」
今天是COP26的「運輸日」,會場上一輛巨大的電動賽車下方標誌著「交通運輸占全球碳排放量29%」的字樣,顯示電動車是這一天的焦點,但許多人因此質疑,為何沒有加強宣導以腳踏車、公車和火車等低排碳交通工具作為替代方案。今日會場外也聚集了數十名氣候行動人士,他們按下腳踏車鈴並呼籲,應增加大眾運輸、自行車和步行的相關補助。
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在歐洲城市中若將一天的交通工具從汽車改為自行車的話,就能減少平均交通碳排的67%。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