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大海洋塑膠垃圾國家越南,在進行海廢調查與來源分析後,於今年2月提出漁業部門減塑計畫,其後更將減塑範圍擴及大眾日常——越南副總理黎文誠(Le Van Thanh)在7月宣布,將以2025年為目標,賣場與超市全面改用100%友善環境包材。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2020年7月發布評估報告指出,越南每年約製造28萬至73萬噸的海洋塑膠垃圾,數量約占全球6%,在全球製造最多海洋塑膠垃圾的國家中排名第四。
為解決嚴重的塑膠垃圾問題,越南國會在2020年12月完成《環境保護法》修法,明文規範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塑膠垃圾)的管理。越南總理也頒布號令,承諾在2030年之前達成三大減塑目標:
在海岸風景區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與不可生物分解的塑膠袋
確保海洋保護區不被塑膠垃圾污染
漁業廢棄物問題大 漁業部門擬定「減塑行動計畫」
過去從未在沿岸地區執行海洋廢棄物量化調查的越南,自2019年起,在IUCN越南、GreenHub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越南分會的協助下,在11座海洋保護區範圍內的33處海灘,執行海岸監測調查,並評估岸邊廢棄物類型。
調查結果發現,在數量上,有92%都是塑膠垃圾,其次是玻璃、木製品、橡膠、衣服與金屬製品。雖然因為調查區域的經濟與觀光業發展程度不同,塑膠垃圾的類型多元,不過最常見的還是聚苯乙烯、漁網與繩索等。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