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衝擊迫在眉睫,世界各國紛紛設下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國際能源總署(IEA)也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上深入解析,目前全球碳排主要來自建築部門,2020年更有高達37%的碳排放來自住宅、建築業等直接或非直接的碳排放,具有相當的減排潛力。
國際能源總署在COP26期間舉行座談會,並在會中直指建築部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來源,能源總署建築能源技術首席共同分析師(IEA co-lead analyst , building energy technologies)艾伯格爾(Thibaut Abergel)指出,從數據上來看,27%的碳排放是來自間接或直接的房屋使用,而有10%則是來自於建造施工時所產生的碳排放,換句話說,未來建築部門朝向零碳排放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
艾伯格爾也提出「零碳排準備建築」(Zero-carbon-ready building)概念,並點出未來減碳排的可能路徑。
首先是能源效率,艾伯格爾預估,2030年所有新建築都會是「零碳排準備建築」,不過仍會有20%的老舊建築需要翻修,而這樣的轉變非常仰賴人們的行為改變,若是人們沒有意識到,是時候提升房屋的能源使用效率,諸如暖氣、冷氣系統的能源效率提升等,轉變過程將會相當困難。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