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麥肯錫顧問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創造全球一年1.8兆歐元的經濟利益,臺灣循環經濟產業亦為「5+2」產業創新重點政策之一,業者實力不容小覷,今年更組團參加馬來西亞IGEM展,展出品項自居家飾品、生活用品、綠建材、醫材、布品等,全方位展示臺灣循環經濟產業實力。
馬來西亞綠色科技展(International Greentech & Eco Products Exhibition & Conference Malaysia, IGEM)為東協市場最具規模的循環經濟展會,自去年起改為線上虛擬展會形式舉辦。此次臺灣展商以「臺灣永續循環專館(Circular Economy Taiwan Pavilion)」為主題,邀集碩碧、晶泰水泥、萊鎂、美科、麥邁、豐成、境東、環海淨塑、東芳、仁美等公司及相關合作計畫團隊,共同展出臺灣綠色永續技術與產品,內容包含橡塑膠回收水刀處理技術應用、柚香抽取物製品與技術;再生塑料製作的容器產品、與木頭混鏈的塑膠地板、洗髮瓶罐;亦有石材廢料文創商品、陶粒夾層的隔熱磚、攜帶式呼吸器等,展品多樣且應用領域多元,顯示臺灣業者創新能力。
環海淨塑公司推出「PlastiCircular 塑環真®」零售循環系統,包含產品研發設計、在地生產製造、回收流程規劃與產品再生再製等流程,顛覆傳統零售業消費習慣;洗髮精品牌AROMASE(美科公司) 近年導入回收材質製程,其中明星商品「MediPRO 5α捷利爾頭皮淨化液」更獲得具指標權威性的「搖籃到搖籃國際認證-亞洲第一支C2C銅級專業髮品」肯定;碩碧公司自有品牌「大藝石代(ARTFINITY)」此次展出的精品花器由石材廢料加工而成,結合金屬異材質工藝,堪稱循環經濟藝術品。
此次臺灣專館當中,亦規劃展出「臺灣永續材質圖書館(Sustainable Materials Library, 簡稱SML) 」成果。該圖書館2020年創立的,包含七大類永續材料:塑膠、纖維、橡膠、金屬、礦物、天然材料及其他類,線上資料庫館藏超過450件MIT綠色永續材質,將透過此次國際展曝光機會,資料庫同步提供線上材質媒合,推廣更多臺灣永續材質給海內外企業開發出優質精緻產品,以提高臺灣循環經濟產業國際聲量,以下簡易介紹本次展出內容:
碩碧:透用數位平台整合餘邊料資訊,並將石材運用跳脫於建材的框架,結合文創設計,已精品設計為概念,打造低碳永續石材精品。
晶泰:解決傳統隔熱磚廢棄物二次汙染問題,使用再生粒料,搖身一變成為全回收天然再生材質隔熱磚,完整利用產品生命週期。
萊鎂:全新技術開發輕便型睡眠呼吸器,藉由模組化機器,以利舊機進行回收與整新。並建構設備回收清潔循環流程,從清潔機台配件、機台、配件皆達到重複再使用的循環經濟。更進一步推出訂閱租賃服務,打造新的營運模式。
美科實業:採用再生塑料打造養髮洗髮精瓶罐,減少新料塑膠使用。並導入綠電達到節電與再生能源使用。此外,產品銷售採用循環包裝箱,且建構回收通路佈點,減少運輸包材。
麥邁:將柚子生命週期中原本要廢棄的滯銷品,進行產品研發與運用,消化掉柚子格外品,減少農業廢棄物,擴大柚子產值,建構完整循環回收再利用。
豐成:跳脫以往傳統廢棄舊橡膠輸送帶以焚化或掩埋方式,以水刀裂解設備粉碎,減少環境損害、最小化廢棄物、達到活用廢棄物目的,且將粉碎橡膠製成防水又阻燃建築用環保塗料,賦予新生命。
境東景觀:為減少原木使用、有效利用塑膠切邊料,透過新型混練技術將由塑料發泡製程當中所產生不良報廢品、裁切邊料,結合木質生質燃料造粒製程產生的細小木粉,混練製成塑木產品。
環海淨塑:賣場塑膠包膜回收再製可變成再生容器,建構新型態的商業營運模式,提升民眾選擇循環容器的意識,以減少不必要一次性容器耗用。
Covid-19疫情讓大家重新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永續生活成為普世價值,循環經濟所掀起的全球製造業革新已成為必然趨勢,本次「臺灣循環經濟館」透過不受時空限制的虛擬展會,讓臺灣業者突破疫情、接軌國際,把握國際循環經濟商機。
Circular Economy Taiwan Pavilion in IGEM Virtual 2021(臺灣中小企業永續循環專館)
IGEM Virtual 2021: virtual.igem.my
( Lobby - Main Hall - Circular Economy Taiwan Pavilion)
新聞連絡人: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https://green.pidc.org.tw/index.php?lang=tw)
林先生 04-23595900#337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