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修法】綠電走向自由市場
2009年訂定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開啟了鼓勵民間投資,由政府保證收購綠電20年的躉購制度,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打下基礎。事隔十年,再生能源環境已經不同。在綠電自由市場興起之際,201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迎向時代的新挑戰。
2019年4月12日新通過的修正案,允許躉購制度裡的綠能跳到自由市場,不再需要政府補貼收購。再者,條例也要求用電大戶設置一定容量的再生能源、儲能。如無法做到的,可以購買綠電憑證、繳納代金的方式代替。
科技業、電子業、銀行業等各路買家都已放出消息,等著購買綠電。現在,就差臨門一腳。原因是已簽下躉購合約的綠電必須先支付解約費(分手費)才能進入自由市場。明年(2020)年解約規則公布後,台灣的綠電市場將精彩可期。
【行動派】炎炎夏日減塑,四大場所吸管限用順利上路
2019年7月1日起,環保署規定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場所,共8000多家業者於內用餐飲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
新制上路後,業者陸續改為就口杯蓋或紙吸管為替代,也有便利商店等新制範圍外的業者主動限用塑膠吸管,獲得民眾肯定。去(2018)年引發輿論沸騰的「吸管禁不禁」(或「珍奶之亂」)風波,顯然已在時間的沈澱之下平息。
環保署也授權地方政府制定免洗餐具管制措施,六都除高雄市以外,2020年1月1日起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的內用也將禁用各類材質免洗餐具,環保署也計畫於明年擴大塑膠袋、飲料杯的管制範圍,朝2030全面禁用來努力。
【氣候災害】燒不停的亞馬遜森林大火
盛夏,地球異常灼熱燃燒。8月席捲全球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亞馬遜雨林大火。
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和艾倫(Ellen DeGeneres)在社群網站分享之下,亞馬遜大火(Amazon Fires)成為8月下旬的熱門主題標籤(hashtag)。巴西多位科學家也起而行動,聯合呼籲政府採取行動減緩雨林流失,以避免惡化成為生態危機引爆點。
【行動派】Greta Thunberg:瑞典女孩撐起氣候浪潮
9月開學季,自2018年開始每週五獨自一人在瑞典國會外靜坐罷課,訴求國家層級氣候行動的童貝里(Greta Thunberg),他持續不間斷的行動,加上多個國家在氣候政策上的顢頇,終於在2019年引發全球效應。
「週五未來」(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Climate Strike)是以童貝里為仿效對象的學生運動,席捲一百多個國家,其後,成年人也加入,「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便是其中一個大規模的跨國非暴力不合作行動。
童貝里在201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獲選時代雜誌2019年度人物。
【重大修法】《海洋基本法》三讀通過
2019年11月1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海洋基本法》。
台灣四面環海,無論民生、經濟、生態、環保皆與海洋息息相關,2000年海巡署成立,2018年海委會、海保署成立,而在今年2019年4月,海洋研究院成立。
除明定每年6月8日為國家海洋日,對海洋事務提出政策方向,訂定海洋污染防治對策,將海洋重要知識內涵納入國民基本教育與公務人員培訓課程,健全海洋產業發展。
【重大修法】苗栗迎來全國第一,石虎保育自治條例通過
年終,苗栗縣迎來全國第一個針對單一物種保育而制定的自治條例。
過去九年來,有超過100隻的石虎遭到路殺命喪車輪下,且數量年年攀升,截至12月6日,2019年的石虎路殺案件已達31起,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多又發生在苗栗縣內。
五月天成員怪獸在社群網路分享「守護台灣最後500隻石虎的棲地」聯署,接著包含吳慷仁、館長等多位網路名人也公開分享,讓連署人數瞬間飆破80萬人,石虎保育儼然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苗栗縣議會在108年12月10日三讀通過,寫下保育史新頁,將成為未來其他縣市政府推動保育工作的參考。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