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知] 碳費制度上路 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

發布日期:2024-10-11

碳費為全球公認是因應氣候變遷最重要的工具,目前全球已有 75 個國家實施碳定價。

鄰近亞洲國家新加坡、日本、中國、韓國及印尼皆已實施。

為達成我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歷時1年多溝通,國內各界已有優先實施碳費的共識!

2025年 碳費正式上路!

自114年起開徵,業者於115年5月底前,依114年排放量申報繳納碳費。

計算:碳費 = 收費排放量 × 徵收費率

收費對象為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之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

過渡配套機制:收費排放量=(年排放量-K值)×排放量調整係數值

1. 屬高碳洩漏風險行業 (參考國際評估方法,考量貿易密集度及排放密集度,且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審查核定),初期排放量調整係數為0.2 ;未來第二期及第三期分別為0.4 及 0.6

2. 非屬高碳洩漏風險行業,年排放量扣除碳費起徵門檻 K值 (2.5萬公噸,未來分階段調整)

3. 使用減量額度:國內減量額度可扣減收費排放量上限10%;國外減量額度應經環境部認可,且非高碳洩漏行業才可使用,上限5%

碳費徵收對象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達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目標者,得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定優惠費率

指定目標之目標年為2030年;提供兩種計算方式供事業自行選擇。

我國碳費制度是經濟誘因,不是財政工具,以減量為出發點,兼顧過渡轉型;

碳費制度上路後,我國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未來將結合公私部門資金,成為臺灣綠色成長新動能。

資料來源: 環境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