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標竿學習
台灣早期的玻璃產業盛行,產品行銷到全世界,如:聖誕燈泡的製造及組裝。隨著產業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許多的傳統產業紛紛外移,玻璃產業也不例外,由於利潤微薄、工人難請,玻璃產業也逐漸走向夕陽產業;又因為玻璃製程屬高耗電產業,隨著淨零排放議題的升溫,也間接加重玻璃產業生存的危機,如不積極尋求轉型,將很容易被趨勢給淘汰。於是生木科技決定再次改革,除了積極落實落實豐田式管理、減少庫存與浪費外,也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更順應綠色環保趨勢,近年來公司也積極投入減碳行列,讓玻璃產業擺脫高耗能之標籤。
生木科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生木木器行,於1957年在高雄左營成立,早期是以木器起家,後因為市場需求逐漸式微,因此踏入了玻璃的世界,從10幾人的玻璃代工廠開始,逐漸成長到現今120人規模的公司,時至今日已五十餘載,實屬不易,能夠撐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最主要是靠經營者發起的多次改革成功的功勞,從第一次改革因創辦人看到需求的更迭,從木工業成功轉型為玻璃製造業;第二次改革則是抓住政府鼓勵台商留根台灣的機會,承租台糖土地興建新廠房,並預留出擴廠空間,才能有今日之規模;近年的第三次改革適逢COVID-19擾亂全球時,蔡宗武董事長決定為工廠再次升級,積極導入數位化、數據化,將公司轉型為智慧化工廠,同時也著手規劃進行各項節能改善措施,將永續經營做為企業核心DNA,開始逐步導入減碳作為,包含:能管員的培訓與建置、策畫能源管理系統、廠房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推動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建置能源管理監控系統(EMS)、建立「超約用電」回報機制等方式,持續改善能源利用、朝向低碳發展為目標。
圖一、生木科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新廠房
近年來由於遇到台電超額用電的罰款、國際碳關稅、碳費的趨勢、N世代學苑的數位轉型&永續綠能啟發、以及台電電費逐年調升的影響下,於是蔡志鴻總經理開始思考如何面對淨零排放的浪潮,其實早在2014年,公司就正式成立能管員一職,並培養人才,提供教育訓練之機會,負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費的工作。
此外,2009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金融風暴,在景氣低迷、百業蕭條時,適逢政府鼓勵台商擴大投資而根留台灣時,決定承租台糖土地建設新式廠房,將建築節能作法導入廠房,如中空隔熱玻璃、相關綠建材等,並於廠房完工時屋頂加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將太陽光電、智慧建築和儲能系統融入其設計和運作中,以實現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並榮獲高雄市政府「2013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銀級獎」。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決定再次加大投資,並運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推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申請該計畫並斥資5億元加蓋新廠與推動數位轉型。新廠預計2023年底完工,廠房屋頂同時也安裝太陽能板來響應綠電。
圖二、生木科技榮獲2013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銀級獎
公司也在2021年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確認並管理未來能源供應的相關風險,測量並監控能源的使用,以確認可以改善效率之處,改善整體績效表現以減少能源消耗及支出,降低碳排放量並達到政府的減碳目標。
2022年公司開始導入EMS智慧電表,採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將類比電力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即可透過通訊系統將用電數據回傳至後台資訊系統作統計分析。將廠內耗能設備加裝智慧電表共29處,採用EMS能源管理系統可即時監控所有耗能設備,在用電即將超標時提醒警示,短時間內停止設備運作,讓用電不至於高過契約容量用電而受罰。
傳統玻璃工藝逐漸式微,生木科技藉由新技術、新設備擴展產品線,除了有藝術玻璃外,也有平板強化及彎曲強化玻璃、膠合玻璃、數位彩釉玻璃、複層玻璃等品項。由於品項繁多,導入數位化的效益明顯,可大幅降低人工作業之工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為失誤率,並透過物聯網模式收集各項生產數據,可幫助生產管理之製程管理、訂單管理、設備管理等目標,降低庫存、避免浪費。
公司可參考的減碳作為:
P.S.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分兩期,第一期約3111坪;第二期約1400坪
除了上述減碳作法外,目前廠內陸續更換較耗能之機台,改為更省能、效率更高之新型設備,同時,也在廠內加強節能宣導,養成節能好習慣,並因應近期電費情況,調整上班班次及機台生產狀況,以避開尖峰用電量,達到用電效率最佳化。
隨著國際淨零趨勢及國內政策與法規的要求,生木科技除了積極裝設再生能源外,並藉由數位化及無紙化以降低整體碳排放量。展望未來,生木科技將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建立玻璃品牌認同度,同時也朝向工廠智慧化的目標前進,利用數位化、AI大數據分析以及不斷精進能源管理成效,使科技、創意與綠能三者結合,開創玻璃產業新契機,讓生木科技成為玻璃製造業界的學習標竿!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