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綠色產品
根據農委會廢棄物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每年產出的牡蠣大約有20萬噸,而每年廢棄的牡蠣殼約有16萬噸,其中未妥處量達 2萬多公噸,廢棄的牡蠣殼不僅占空間,且殼上的殘肉容易孳生蒼蠅,並因高溫日照而產生惡臭,造成環境污染。
過去牡蠣殼再利用,主要應用於飼料(約占42 %)、堆肥(約占21 %)及育苗栽培介質(約占11 %),其單價及附加價值並不高,近年因牡蠣殼結構及成分,為98%以上為碳酸鈣(CaCO₃),其餘為蛋白質及醣類等特性,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食品、醫療及農業等各項產業。誠佳科紡透過高溫煅燒加工處理方式,將碳酸鈣(CaCO₃)轉變成氧化鈣(CaO),並產生二氧化碳(CO2),利用高溫高壓改質技術製備有機酸鈣粉,除了可作為營養膳食補充品外,也可結合各式各樣的加工方式,開發多元化的高鈣產品,不僅使牡蠣殼的利用更趨多元化,同時也可提昇牡蠣殼的附加價值。成立於2010年誠佳科紡致力發展牡蠣殼升值回收應用,利用所開發的牡蠣殼粉與回收寶特瓶抽紗技術結合,成功推出海毛紗(Seawool)織物與保暖棉(Smawarm),具低導熱可讓禦寒效果加倍,具紫外線防護,遠紅外線可達深層皮膚,保暖效果佳,陸續獲得創新研究獎、國家發明獎、IF獎與紅點獎等多項國際大獎肯定,運用多年的創新研發技術,推出量產塑料級「Hulk浩克生物陶瓷抗菌粉」,以加速海洋廢棄物回收,大大解決牡蠣殼棄置的問題。
誠佳科紡將這種紗線命名為「海毛紗Seawool」,其靈感來自於其類似羊毛的結構和手感。牡蠣是由海岸孕育而成,富含海洋礦物質,Seawool是使用回收PET與蚵殼粉混練造粒後,進行抽紗而成的環保紗線,每公斤的材料較原生材料節能達7成,減碳至少2KG,且更省水及降低石油消耗,取得深獲國內外大獎肯定,於多國取得專利及商標,推出了可替代動物羽絨的 Smawarm® 保暖材料、具有吸濕和速乾特性的 Seawool® 海毛紗線布料,紡織品獲得Bluesign®認證,客戶來自歐洲國家、美國、日本等著名戶外服裝品牌。
圖一、誠佳科紡推出「海毛紗」紡織品結合回收廢棄物及廢棄牡蠣殼
透過高溫處理的牡蠣殼粉應用於塑膠製品,具有抗菌防霉、遠紅外線、高溫穩定和易於調色等特性,適用於紡織、鞋材、家具、塗料、醫療器材、3C產品等多種產業,為產品應用提供了更佳的選擇,未來也將擴大牡蠣殼回收材料的產業生態應用,讓海洋廢棄物循環延續,創造更多具國際競爭力之綠色產品。
圖二、誠佳科紡海毛紗Seawool紡織品行銷國際
圖三、運用北極熊的毛呈中空螺旋結構,開發「smawarm」科技保溫棉系列
⇒ 合作與採購請洽 誠佳科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