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龔明鑫部長上任後積極傾聽業界心聲,強調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基,更透過「產業競爭力輔導團」集結 30 個公協會與 25 個法人資源,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其中數位轉型更是中小企業厚植競爭力的重要基礎。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下稱中企署)今(31)日上午於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下稱紡織所)舉辦「紡織產業AI試產線成果交流分享會」,說明與紡織所合作,運用隔空抓布、數位噴染、智慧紡織、智慧分揀、智慧驗布、分子設計、快打針梭等七大AI試產線,培訓211家企業、294位在職AI實務專業人才,有效解決設計打樣、生產製程及品質管理等環節所遭遇課題,參訓企業普遍表示本培訓計畫有助加速數位轉型。
中企署自今年1月起執行「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透過數位轉型、淨零轉型、通路布建等三策略,協助企業強化經營韌性與提升競爭力,並自5月起推動AI試產線人培課程,結合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資源,針對紡織、塑橡膠、扣件、手工具、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工具機與機械、食品加工、製鞋業等重要中小製造業領域,與技術法人合作提供高階設備供業者學習實作,協助企業數位轉型及設備汰舊換新。
中企署指出,目前營運中的紡織及成衣工廠家數為4,138家,超過9成為中小企業。透過本培訓計畫,今年至少協助250家企業累積足夠動能,克服數位轉型瓶頸。試產線課程依據產業特性建構七大AI應用場域,涵蓋「數位紡織品AI應用」、「AI數位色控噴染產品應用」、「電子紡織品AI應用開發與驗證」、「紡織品循環AI應用」、「AI驗布研發驗證應用」、「纖維高分子AI應用」及「AI針梭織快速打樣」等,成功加速AI技術落地應用,包括纖維材質分辨、布料質感模擬、布料品質檢驗、染色配方預測等,有助業者縮短產品開發時程、降低成本與提升良率。 
本日分享會邀請Browzwear、瑞比智慧科技、精誠資訊等合作業者講師分享授課經驗,以及學員分享上課心得。學員表示,透過布料掃描、3D模擬等軟體,達到隔空抓布效果,可縮短與品牌商溝通時間,加速產品設計與開發;或是透過AI智慧驗布,即時判定布料瑕疵,減少巡檢人力依賴;或是透過AI快速辨識回收紡織品之材質,進行智慧分揀,建立循環供應鏈,有助爭取品牌訂單。參訓企業普遍表示,因為參與本培訓計畫而開展許多數位轉型應用,能以有限的人力創造更多的價值,來面對生產成本上升、關稅議題等挑戰,呼籲同業踴躍參加培訓。現場氣氛熱絡,吸引近百人參與,顯示紡織業界對於運用 AI 賦能、提升創新能量的高度重視與需求。
發言人: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戴副署長婉蓉
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02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張組長雲評
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1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